新会小青柑有什么地方要注意
好的小青柑,进口有很好的融合度,顺滑甜香,味道朴素,满屋飘香,动人肺腑!
试了各种来路的小青柑,个个披着小马甲,咋一看都长的如出一辙,道行不深的,还真看不出个所以然。
但仔细研讨,仍是有许多门路。进口,仍是能分凹凸。所谓名门闺绣,全赖细节!
一、制造小青柑的底子流程:
摘果—洗果—挖肉—洗果—杀青(祛除小青柑的酸涩味,按捺酶的活性,便当填茶)—填茶—脱水(晾干或烘干)—包装(裹上白棉纸,透气、通风、转化)
二、好的小青柑,应该具有的特质:
其一,汤水进口顺滑,目测呈透亮酒赤色,有些稍淡一点。
其二,放入房中,则满屋潇洒,放一两个在袋子里,取出来则袋子周围都布满清香。
其三,除了香味和顺滑,汤色清透,无任何杂味。
其四,融合度好,出来既不是柑味,也不是茶味,而是柑茶味。如喝到柑与茶别离,柑是柑,茶是茶,则说明可能是制造的流程出了问题,没有使二者很好地融合。(我有看到某个有模有样的大品牌直接用全干燥的小青柑直接坐店里塞普洱茶,而不是正常的进程:填茶后再脱水)
如味道乖僻,要么是柑有问题,要么是茶有问题,要么柑茶都有问题。正宗的新会柑,采自8月份的柑果,在正常的工艺下,是不会有怪味道呈现的。
三:柑普茶,柑与茶性质附近,越陈越香,彼此融合
众所周知,陈年普洱越陈越香,是一系列内含物质不断转化的进程。小青柑也如此,3年以上的柑皮开始具有了较好的药用价值,10年以上则药用价值极好。这进程也伴随着内含物质的转化,由清香逐渐转化为陈香,终究樟香。
柑茶彼此吸收,彼此润泽在对方的骨子里,彼此融合,化为一体。阅历了时间、空间,终究成为一物,柑普茶。保健价值就这样一点点润泽出来了。所谓“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四:柑普茶,选柑极有考究,选茶也极有考究
其一,时间上的考究
柑以8月的新会柑为上上柑,太小的,如7月,填茶量小,会汤水寡淡,没有茶味;太大的如9-10月,则已经是二红柑的料了,糖分增多,挥发油(一种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少,保健价值也有改动。再往后的以此类推就更不行了。
其二,地域上的考究
如上,新会柑会上上柑。新会柑作为陈皮用药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种类。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有记载“陈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又指出“今日以广中来者为胜”(广中,就指的新会)。(新会柑,年幼时陈化后青皮,成年时陈化后陈皮,药用价值都极佳)。
至于其它当地,什么江西柑、广西柑、阳山柑、海南柑等,则各自分辩,某些当地的就味道来说,就特别乖僻,看个人选择。
其三,填茶料极有考究
上好柑选勐海上好的宫廷料是极佳选择,所谓门当户对,旗鼓相当,正是如此。至于选古树料,其实古树料很少分级,粗颗粒比较多,所以填进去的天然少,是否满意融合,值得考究。别的,一级茶也尚可,但不如宫廷,理由同上,填茶量天然少。
但不管选什么料,有个条件,茶质必需求过硬,不然便是浪费柑了。
文章源自:新会小青柑加工 www.xhxyt88.com